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72 章(1 / 2)

这么长的时日,宋慧娟的日子有小家伙伴着过得总算不是那么苦,而她的那些念头再不似刚回来时一般了,不知到底是她不再贪心了还是心力已经被磨没了。

现下的日子比着上辈子说不上好,却也说不上更坏了。

面对着枕边的男人宋慧娟是拿出了最平静的一副态度的,逃是逃不过的,如今连气也是生不起来了。

他如今百般模样,千般作态在她眼里都是一般,再如何变幻也无法改变他骨子里的那股薄凉。

这些时日,两人仍旧是夜夜相对,只她的重心从不会再放在他身上,那样掏心掏肺的模样她是做不得了,只一日三餐做与他吃,一季换衣添与他穿已是不易,至于那夜里的泡脚水她更不会巴巴的倒与他了。

加之前些日子张氏闹出的那般事,陈庚望自觉宋慧娟的冷淡,便也不会作出那小年轻的姿态来,总是让宋慧娟的日子更好过了些。

连着那些面肉吃食一起发的,还有布票和棉花一应过冬的物件,宋慧娟并不拒绝陈庚望拿回来的这些东西,且碍于这新年的到来,她也与他添了一身新袄。

对这件新袄,陈庚望嘴上未说,看了两眼也未穿上,试过后只摆摆手让这妇人随着那小儿的衣裳一起放进了床尾的箱子里。

那箱子里,不仅有小儿的衣裳,还有她的几身衣裳,合该是一家人的模样。

宋慧娟还是好好地收了起来,然后同寻常一样放进了陈庚望自己的箱子里,转头就去忙别的事去了。

那件新袄直到腊月二十八这天还安安稳稳的躺在那箱子里,此刻它的主人没得到身旁这妇人的回答,便比着对联又问了一遍,“可高?”

那身旁的妇人这时才听见,抬起了头,嘴角的笑还未彻底藏起来,眉眼处也透出一丝喜意,笑道,“不高不高,正好。”

陈庚望看她这般欢喜,那皱起的眉头也跟着舒展开来,手上的动作不停,拿着对联蘸了浆糊贴在门上。

待这门外的对联贴好后,手中那盛着的浆糊碗还未送进去,却是有人来寻陈庚望了,说是今年公社分到队里的知青定下来了,现下要一起去队部商量着咋个安排。

陈庚望得了消息,是要忙赶去的,幸好这时对联正好贴完,也没什么要紧的活儿,他便对着那来送消息的本家堂弟一摆手,把余下的杂什放到厨房窗下的台沿儿上,冲里面的妇人说道,“队里忙事,晌午还回。”

说罢,透过那纸糊的窗叶看一眼那妇人,见她点过了头,才抬脚离去。

这样出去做事还交代一声倒是合陈庚望的脾性,但往里瞧宋慧娟的反应却不是他会做得出的。

这一幕宋慧娟是不晓得,但该忙家里的活儿还是要忙的,哪里闲的下来的。

陈庚望走得还未多久,便听到那门被人敲了几声,宋慧娟忙起身去迎。

说是迎却也并不夸张,实在是这乡下的庄户人家哪里会有人敲门呢?一听便知道不是他们这儿的本地人了。

果然,门一推开,就见那站在门边穿着同他们一样深蓝色厚袄的赵学清了,不晓得为何,明明一样的衣裳穿在他们这些知青身上就透出一股子精气神来。

宋慧娟暂且认为这是读书人和种地的乡下人的不一样,尽管这二者都是无产阶级,但她还是莫名的认为这是读书对人的影响。

两人隔了小三四个月未见了,宋慧娟一方面怕再因着她自己的事搅着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自己从前生出要利用他达到自己离婚的目的而心生愧疚,但于赵学清而言却又是不同。

但如今好不容易又见了面,到底还是高兴的。

宋慧娟忙请他进到堂屋坐,又倒了一缸子热水递给他,“这会儿天还冷,可备下大袄没?”

赵学清听着她不停的关心,心里正生出一股暖意,却不让她担心,“来时带的都有,啥也不缺,那孩子可是睡下了,叫我这个做舅舅的也瞧一瞧。”

他这话说得亲切,可到底还是确定了这舅舅的身份,只怕从今往后便也只能是舅舅了。

提起小家伙,宋慧娟自然是满心的欢喜,忙又进去里屋把那正自娱自乐的小家伙抱了来,转着递给赵学清,“这不,大白天的可不敢叫他睡下了,不若夜里就要闹人了。”

赵学清也是头一回抱这么小的娃娃,身子僵硬的不敢动,好歹是宋慧娟帮着来回调整,总算是没把这小家伙折腾哭,也还是乐呵呵的。

待他抱准了小家伙,宋慧娟才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却还是倾着身子伸出手虚揽着些。

赵学清打量了几遍,终是从这和那男人近乎一模一样的面容里寻出了一点她的影子,“这双眼睛长得像你,多好!可取名儿了?”

宋慧娟笑着点头,“取了,老宅那边定的,明守。”

“明守,明守,哪个shou?”赵学清重复两遍,又问道。

说到这儿,宋慧娟可不知如何说了,她肚子里没多少墨水,就要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