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章 终身追责(1 / 2)

三月的雨说来就来,根本不给人们反应的机会,钦天监的预测则是完全没有一点儿准确性。

赶着上朝官员,一路上忍受雨水拍打,心里也默默问候起钦天监上下。

下雨天,上朝还是要继续的。

只不过,因为是太子监国,所以文武百官可以轻松一些。

文华殿,处境完全不同的朱厚照,不在满足于小规模的议事。早朝继续,不过地点改在文化殿。

当朱厚照坐下,早朝没有开始而是由都察院新任右都御史秦纮检查人员到齐的情况。

不出所料,还真的有人迟到甚至是没到。

秦纮拿着一本小册子按个点名,然后他问朱厚照改怎么处理。

朱厚照听后只是笑笑,然后用非常温和亲切的语气说,那还能怎么处置,这些人上朝都能迟到肯定是不想当官上朝啊!

所以,迟到的免职,没到的贬为庶人,永不录用。

听见太子的决定所有人心中一震,但是没有敢说话,甚至连一点声音都不敢发出来。

或许,从今天开始皇帝对于官员们都优渥将会一去不返。

文官这边六部统一的不发一言,内阁更是一样。

武官这边的勋贵比之文官还要乖巧,每个人都规规矩矩的站着,一副随时听候命令的架子。

御下要严,严之有情即可。

朱厚照问吏部和都察院,京察的事情准备的如何,什么可以开始。

屠滽立马站出来回答说大概还需要三天,因为选派的人手没有到位。

都察院闵珪说已经准备好了,只要吏部准备好了就可以开始。

闵珪的动作肉眼可见的快起来了,因为秦纮还有倪岳的入京,让他知道太子下一步想要动的,一定是都察院。

他猜的没错,朱厚照早就对于端碗不干活的都察院相当不爽了。名义是监察百官,其实每天不是捕风捉影就是互相吹牛拆台。

都察院的人和其他部门的人,每天里和和气气的,这说出去谁信?

都他妈是老好人,坏人谁来当?

真的满朝皆君子!

一听还要等几天,朱厚照立马就是对着吏部开喷,身为管理管理官吏的中枢一部,搞个京察还要准备这么久。

简直是闻所未闻,吏部尚书屠滽罚俸一年!都察院闵珪赏白银一百两,布匹十匹。

除了闵珪,都察院上下都有赏。

同时,朱厚照还宣布这次由都察院领衔京察,锦衣卫以及大理寺、刑部一体执行。

屠滽完全没有想到,吏部在转瞬之间就被剥夺了京察大权。

而且在场的官员听到锦衣卫也会加入京察,顿时感到忐忑不安。

朱厚照却是笑了,他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妈的,你吏部自己管着人事任命,还要管监察职权,那不就是自己管自己嘛!

哪有这样的好事儿?

只要京察查出来有问题的,一律免职。

而且,朱厚照还加了一条,追责。

不要以为你把人提拔上来了就可以了,也不要以为你在前任职位上犯了事换了职位与地方之后,就不找你了。

不可能,谁提拔的谁监管,犯了事终身追责!

大明朝最不缺当官的人了,尤其实在京城,随便扔砖都能砸死两个官儿。

手里有兵,朱厚照说话都不带想的。

我话都说了,谁赞成谁反对!

说完京察,朱厚照当即向所有人问道,三边总制王越上奏说贺兰山后发现了鞑靼聚集,可能会攻击宁夏镇。

就此情况,大明是否要先发制人。

还是一样,谁赞成谁反对。

马文升是支持的,虽然老家伙一心想要以文抑武,但是打仗却是从来不怂的。

这么大个大明,没理由老是被鞑子按在地上摩擦。

问题是兵部支持,有人却不同意。

礼部尚书徐琼说,马上要乡试了紧接着明年又要科举,朝廷有精力打仗?

再说,人家也没有攻击宁夏啊。

三边总制肯定在夸大其词,故以礼部为首的清流,也就是翰林院还有科道认为还是不要打为好。

清流不愿意打仗,不会管形式他们只是从心里不喜欢打仗。

对此,马文升忍不了。

一直以来,你们这些清流就对兵部的各项政策各种阻拦,太子监国以来对于兵部的各种削弱也是你们的推波助澜。

不是弹劾空额,就是弹劾兵部穷兵黩武。

好啦,你们说不打,那要是后面鞑子真的进攻宁夏,宁夏孤立无援甚至沦陷敌手你们可有人负担责任。

本来,大家商量着来还有些好说。

可以你们这些清流,每天之乎者也的看多了,天天想着传播圣学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