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绘声绘色>玄幻魔法>寻宝:夺天造化> 第60章 玉金顶持珠玉佛(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章 玉金顶持珠玉佛(2)(1 / 2)

在远古修真时代之前,高古玉器修炼之气盛行。然而,自东汉末年至三国鼎立、魏晋动荡之际,连绵战火不断,导致修炼玉器之道式微。待至唐代以后,人间社稷与修炼文化艺术之风向转瞬变幻,金银灵宝、唐三彩陶艺、石雕法器渐成主流。直至明清两朝,世间繁华富饶,幸得陆子冈大师横空出世,玉雕大道方得以重振雄风。

张老深谙修真秘史,娓娓道来其中渊源,语气中不禁透露出一丝惋惜:“宋代之后,瓷器灵韵成为天地间的主宰。直至明清两代,世间富甲一方,陆子冈大仙横空出世,玉雕之道才终于再现辉煌。”

众人纷纷点头,皆知陆子冈乃玉雕界开山鼻祖,即便是对古玉研究不深如林之者,亦耳熟能详那名震千古的子冈玉、子冈牌。

然所谓衰败之期,只是相对而言,并非那时并无上乘之作。正如眼前这尊白玉金顶持珠玉佛,无疑是千年前的遗珍。究竟是宋时神工,抑或是唐代鬼斧,或者更早年间之物,一切只待张老揭晓答案。

张老凝视玉佛良久,淡然一笑,缓缓言道:“观此佛像形态,身形自然舒展,宛如活佛现世,动态感十足;衣纹流畅,下摆衣褶垂挂于莲座前方,恰似唐代典型时期的鲜明特色。”

话音刚落,现场再无半点疑议。“果然是非凡之物啊。”张老亦是感慨万千,“如此硕大的极品和田宝玉,竟被铸造成佛像摆设。想当年,怕唯有皇家权贵,方有这般气魄。”

“溯回初唐之时,李唐皇族尊奉老子为始祖,故以道教为尊。直到武曌登基称帝,为了政治理由,僧侣们伪造大云经,宣称武则天即弥勒佛转世,于是佛法在那一时期广为流传。”

此刻,有人开口问道:“在那股修炼界盛行的大乘佛法影响下,各地纷纷铸造弥勒大佛,其余的佛像,也大多采取禅定跏趺之姿,正如这枚玉佛一般。张真人您以为,这枚玉佛是否源自武周时期的修炼者之手呢?”

众人目光凝聚而去,才发现发话之人正是方明升。一时间,诸多人陷入了深思之中。

张真人脾性素来刚直不阿,听闻此问,不禁淡然一笑:“方师弟,你钻研得如此深入,此物怕是早已落入你手中了吧。”

方明升略显尴尬,然而坦诚答道:“惭愧,让各位前辈见笑了。”

实际上,无需他亲口承认,在场之人皆心知肚明。这般珍贵的法宝,除非身为本地势力代表的方明升,否则谁愿轻易携来公开展示。更不必提眼前这尊玉佛,即便先前展出的那些灵宝秘藏,在鉴宝之时只需细观诸人神色,便能略窥一二,知晓何人所持。

“看来,今年的夺魁之争,非这位方师弟莫属了。”众人暗自揣测,并将期待的目光投向张真人,看他如何回应方明升提出的问题。

毕竟,这尊玉佛不同于明清时期的法器,通常镌刻有明确的时代标识,易于辨识年代。故此,唯有从玉佛的形态、雕琢技艺上下功夫,才能推敲其年代归属,但此类推测终究会有误差,无法精确至特定的朝代。

平日里,大家多会将其划分为初唐、盛唐、中晚唐乃至五代的大致阶段。如今,方明升欲断定其出自武周时期,实乃一桩棘手难题。

虽说法武周时期尚在初唐范畴之内,但在其前,历任帝王诸如gaozu、太宗、高宗、中宗、睿宗等诸多黄帝。严格而言,武周实则可视为由初唐向盛唐过渡的关键时期。

彼时的佛像形制,既带有初唐风格的烙印,亦兼具盛唐特色的影子。时代特色并不鲜明,故此辨别考证之难度倍增,即便是张真人这样的鉴宝大宗师,也需要片刻思考,方能缓缓阐述:“唐代皇家因李氏血脉,遂崇尚道教。但这并不表示佛教已消失无踪。纵使gaozu李渊及太宗李世民在位之时曾屡次打压佛门,然而待李世民稳固皇位及其晚年之际,对待佛门的态度已然放宽许多。”

“如长孙皇后仙逝后,唐太宗便为她修建了佛塔;又或是赫赫有名的唐玄奘自西土归来,太宗陛下便令其译经传法……”张真人严肃地道:“因此,我们不可因初唐黄帝尊崇道教,便认定佛门已被消灭,从而忽视了佛像玉雕类法宝的存在。”

“这是背后的文化底蕴,接下来让我们再看此玉佛的形制特点。”

一番仔细审视后,张真人认真地分析道:“初唐时期的佛像往往还保留着隋朝造像的遗风,造型常见体态丰腴,饱满壮硕,佛像头部略微偏大,身躯稍短,面部圆润且偏向方形。”

在那远古的盛世大唐,可谓是佛道造化的黄金年代,彼时的仙佛雕像比例舒展开阔,法相庄严,圆满融合天人合一之境,彻底褪去了隋唐之初佛像头部过大、姿态略显生硬的影子,动态间洋溢着无拘无束的灵动仙韵……

“这尊玉石雕琢而成的佛陀造像,在我看来,正处于初唐至盛唐间的蜕变阶段,展现出了一种过渡的姿态特征。”

听到此处,方明升的脸上不禁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喜悦之色。然而,张老却话锋一转:“不过,诸位应当明白,此类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