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章 皇帝亲至(1 / 2)

接下来的日子,江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专心在家琢磨酿酒的事。

张景川也从江河的口中得知要做的事情后,冰块生意都甩到一边不管了,每天都与蒋正跟在江河屁股后面。

就在江河在家中研究酿酒时,朝堂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

皇帝坐在皇位上,居高临下的威视着下方的一众官员,“谁能告诉朕,朕的两位一品大员干什么去了?连大朝会都没来参加。”

文弘义和蒋明德连续两日未参加小朝会,皇帝只是差了宦官去问了下情况,得到的回复是两人在文府的书房中,管家守着门,说两位大人在商量朝廷要事,让他在门口守着,不见任何客。

皇帝听了宦官的回报,也并未在意,直到今日大朝会仍然不见二人踪影,让皇帝心中犯起了嘀咕,这可是自从他登基以来还从未出现过的情况。

要说二人密谋造反,自己都不信,先不说文弘义是从龙之臣,就单单说二人这样光明正大的密谋,是怕造反成功不成,那到底是什么事能让两位朝中重臣几日都不见人影,皇帝很是费解。

堂下众位大臣皆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均是摇头,这事不光皇帝疑惑,他们也疑惑啊。

殿中无人回话,皇帝威严地说道:“着太子去相府,退朝。”

众大臣齐声跪拜,皇帝离开后,又围在一起议论纷纷。

太子张景之接旨后,东宫忙碌了起来,太子仪驾摆好,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奔向文府。

当文府的老管家得知太子要来府中后,内心是焦急无比,这几日,自家老爷和尚书大人除了如厕出来外,进食都是饿了才让管家去备些吃食。

望着紧闭的书房大门,管家实在是不敢去通知老爷。

没办法只得去通知夫人,虽然让夫人出门迎接不妥,那也比让一个管家在门口迎驾好啊。

孔氏牵着十二岁的儿子站在街口,等待着太子的仪驾,街道早已让下人打扫的一尘不染。

远远地看到太子的仪驾,孔氏带着府中的人呼啦一下跪拜在地,虽然太子也经常到府中来,但是太子奉旨到府中来,那就相当于陛下亲临,马虎不得。

张景之到了跟前,赶紧下了步辇,快步走到孔氏身边扶起母子二人道:“天气炎热,婶婶不用出门迎接的,要不是父皇的口谕,孤骑着马就来了。”

张景之说这话是给孔氏一种安慰,侧面也反映出皇帝对文弘义的重视。

孔氏还未开口,旁边的文英武脆生生地喊道:“太子哥哥。”

孔氏大惊失色,这臭小子,在家里喊喊就算了,这在外面喊,还不乱了规矩,美眸一瞪就准备教训自家儿子。

张景之哈哈大笑,拦住了孔氏,“小猴子,快带孤去找你爹去。”

话音刚落,文英武拉着张景之便往府中跑去,边跑还边说:“太子哥哥快去看看,我爹和蒋伯伯两个人在书房好几天了,我去送过一次饭食,我爹身上都臭了。”

闻言,张景之也好奇两人到底在做什么。

到了书房门口,张景之整理了一下衣服,轻轻推门,伴随着吱嘎一声,一股馊味直冲脑门。

听到响动的文弘义头也不抬的喝道:“没我的吩咐,谁让你们进来的?”

没人回话,这才抬头看去,见来人是张景之,咽下到嘴边的话,随意地说道:“太子来了,随便坐,臣和老蒋还有一会。”说完又低头和蒋明德写写划划,至于蒋明德头都未抬。

张景之努力地适应了下屋内的气味,这才慢慢打量起,屋内到处都是丢的纸张,两张软席在角落,上面搭着二人的官服。

再看向二人,二人满眼的血丝,头发乱糟糟的像扫把一样,胡子上还粘着些饭食,桌上一壶茶早已泡到发白。

张景之不禁心中感慨,有这样的老臣,国家何愁不兴旺。

张景之随手在地上捡起一张纸,上面写得虎头蛇尾的,有的句子写完又被划掉,他又捡了几张看了起来,上面仿佛写了一些国策,看了几张后,他发现了重点,每张纸上几乎都写着银票。

什么意思?张景之满腹疑问。

不敢去打扰二人去问,只能在地上捡那些丢弃的纸,一张张的收集起来,目不转睛的看了起来,最后索性坐在地上看。

书房外众人,见太子进去许久都没动静,管家担心的看了一眼夫人。

孔氏也不知书房内的情况,无奈只得让下人散去,只留下管家和儿子在门外慢慢等着。

御书房中,皇帝批完一张奏折,抬眸问道:“什么时辰了?”

身旁的太监萧洪躬身道:“回禀陛下,午时二刻了。”

“太子回宫没?”皇帝起身问道。

萧洪忙走到皇帝身边扶着,轻声道:“太子还未回宫。”

怎么回事?这都午时了,按时间算,太子去看看出了什么事,应该早就回来,有什么事耽搁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